【腾讯云】即时通信IM接入AI服务,高效构建智能聊天能力
创作声明:本文为虚构创作,请勿与现实关联

80—90年代,我国有个奇人,曾发明“水变油”技术。

真正做到,油比水贱。

国家能源部都要为他让路。

市政府、国务院,都为他折服。

中央让安全部,派专员保护这位国宝级“科学家”的安全。

“第五大发明”

事情,要从一辆神奇的公交车说起。

哈尔滨的朋友,应该都听过67路公交车吧?

1993年的67路,用一句话形容就是:

麻雀啄牛屁股一雀食(确实)牛B。

因为,他们的车子,可以不烧油,直接加水。

一个“天才绝伦”的公交车司机,发明了一种神秘液体,可以让水变成油。

加完水,公交车居然还真的跑起来了。

这项发明,被媒体盛赞为“中国第五大发明”。

这位民间科学家,在当时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。

光靠这一个发明,这货,足足吃了13年的红利。

他从小小的村里,一路飞升,冲到国务院。

整个中国,从普通百姓,公司老板,媒体,到国家领导人,个个深信不疑。

差点把他送去参选诺贝尔奖。

13年间,他直接间接获利4个亿。

而且,只差一点,他就成功了。

永动机

这位“传奇民科”,叫王洪成,地道的哈尔滨人

往上推几辈,除了他爸是粮库工人,全是跟土地打交道的。

到了他这一辈,他爸为了改变这种现状,硬将他塞进了学校。

但上学这事儿,对小王来说,属实有些困难。

他没啥别的爱好,就是皮,光捣蛋,不学习。

小学上了四年,他被学校开除了两次。

上到四年级的时候,他自己也受不了,直接跑路了。

之后,种过菜,养过猪,干过木匠当过兵。

一晃眼,小王就长大成人了。

后来,托关系伪造了一份初中毕业证书,成为了一名公交车司机。

别看王洪成成绩不咋样,但他梦想还是很远大。

他的梦想,是当一个科学家。

众所周知,每一个民间科学家的起始点,都是“永动机”。

这已经成了民科领域的一条铁律。

王洪成也不例外。

王洪成和其他所有民科成员一样,坚定地认为,“永动机”肯定存在。

原因是,他认为,一直在转的地球,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“永动机”。

人们之所以没有造出“永动机”,主要还是现在的技术达不到。

另外的一个原因就是:以前的科学家太傻了。

只要自己做成了“永动机”,那岂不是空前绝后,分分钟扬名立万!

天不生我王洪成,科研界万古如长夜啊!

和一些“民科专家”切磋交流后,王洪成越发觉得,这事儿,有搞头。

只要自己做成了“永动机”,那岂不是空前绝后,分分钟扬名立万!

天不生我王洪成,科研界万古如长夜啊!

和一些“民科专家”切磋交流后,王洪成越发觉得,这事儿,有搞头。

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,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。

这个想法,得到了老婆王麒麟的无条件支持。

王洪成马上动手,把家里的一个房间改成了实验室,开始了他的研究。

王洪成做实验的方式,也极其简单粗暴。

没有任何计算,也没有任何公式。

由于没有物理学理论基础,其他复杂的他也不会。

不过他相信,实践出真理,大力出奇迹。

拿个自行车轮胎,安在轴承上,手工驱动。

停不下来,就表示,“永动机”成了。

停下来了,就继续再接再厉。

他尝试用不同的方法,或者加大力度,或者多抹点油,或者换个小的轮胎模型。

可不管怎么样,轮胎总是会很快停下来。

王洪成倒腾了好几年时间,大家都以为,他的研究肯定凉凉了。

有天,他却突然对外宣布,自己的“永动机”,成了!

原本不看好的左邻右舍一听,直呼“卧槽”。

牛逼啊老铁,这岂不是要出任CEO,迎娶白富美,走上人生巅峰?

大家纷纷对他竖起大拇指,个别见不得他好的,甚至竖起了中指。

听到大家的一致赞扬,王洪成纯纯一个王八走读——憋不住笑(校)了。

1984年,他广发英雄帖,叫来了身边所有的同事、邻居、亲戚、朋友。

当着大家的面,开始表演他的永动机。

只见王洪成拿来一个小轮子,胸有成竹地拨动它转了起来。

大家聚精会神地盯着看了很久,1分钟,2分钟,5分钟,10分钟......

卧槽,居然真的停不下来!

比炫迈还持久!

困扰了科学界几千年的“永动机”难题,居然真的被他攻克了!

围观群众,清一水的“牛逼666”。

王洪成笑得“花枝乱颤”,得意得像一只刚下完蛋的母鸡。

就在这时,一个不长眼的小青年,突然用手按住了转动的小轮子。

小轮子立马停了下来。

然而,当小青年的手拿开以后,它居然又转了起来。

这“永动机”.....

有点东西啊。

抱着好奇的态度,小青年忍不住拿起了“永动机”,却在底下,发现了一个了不得的东西。

电池和马达。

事实证明,王洪成,东西不多,心眼子倒是八百多个。

这场表演,在小青年的鼎力相助之下,惨淡收场。

经过王洪成的不懈努力,关于“永动机”的研究,终于一宣告失败。

不过,王洪成依然坚信,“永动机”是存在的。

自己做不出来,只不过是火候没到。

而且,现在有一个更加紧迫的研究,在等着自己。

这个利国利民的研究项目,名叫:“水变油”技术。

这项技术,王洪成已经研究了很长一段时间。

这一次,他没有作弊。

并且,成了!

洪成基液

80年代,能源的开采和加工设备,都处于发展初期。

能源紧缺,是当时一个重大问题。

王洪成也紧跟潮流,开始研究起石油来。

这次,他动用了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公式。

进行了严密推理。

他心想:

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,

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。

因为:

水=液体

石油=液体

所以:

水=石油

既然石油可以燃烧,水应该也可以的吧。

如果能把水变成油,那能源的问题,不就解决了嘛!

想到这,王洪成直拍大腿。

尽管有人跟他说,这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。

但王洪成是王八吃了秤砣-铁了心要走这条路。

去他妈的什么守恒,我民科界不需要!

某天,他把一截废旧电池,投放到了盐水中。

没过多久,水中就出现了很多气泡。

用火一烧,居然真的点燃了!

虽然随后就发生了爆炸,但这已经让王洪成坚信,自己的方向,是对的。

他认定,水在某些情况,真的可以燃烧。

这是“水变油”项目上,迈出的一大步。

从此以后,王洪成做实验的积极性,更高了。

他更加废寝忘食地做实验。

科研精神,堪比发明灯泡时期的爱迪生。

此后,王洪成的房子经常爆炸,孩子被吓哭,邻居经常投诉。

他老婆王麒麟也是个有梦想的人,坚信自己会成为大发明家的夫人,省吃俭用给他买器材支持他。

王洪成的研究,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。

直到30岁前夕,终于迎来了“突破性”的进展。

1983年11月7日,王洪成用水兑出来的一份混合液,竟然真的烧起来了!

而且,不会爆炸!

这份混合液,是王洪成将汽油和水按比例混合,加入一种他自己研制的特殊液体混合后组成的。

一顿摇晃搅拌后,竟然成功了。

王洪成赶忙给这种特殊液体,命名为“洪成基液”。

感谢王家列祖列宗,我王洪成扬名立万的时候,到了!

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,王洪成当即对外宣布了自己的“水变油”技术的成功。

当着几百个街坊邻居的面,王洪成开始了他的表演。

他将水和油,一起倒入一个杯子里,再加入几滴“洪成基液”。

“接下来,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。”

摇一摇,晃一晃。

一顿操作猛如虎,拿出火柴一点,着了。

围观群众,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。

这回,王洪成的表演,天衣无缝。

不管大家怎么验,怎么把关,加入了“洪成基液”的油水混合物,就是能烧起来。

这波操作真是老奶奶上楼梯——不服不行啊。

很快,王洪成发明了“水变油”技术的消息,就传开了。

媒体闻风而至,对他进行了报道,并顺带围观了他的表演。

这可是老王家扬眉吐气、光宗耀祖的好时机。

千载难逢,绝对不能有闪失。

当然,这次表演,不出意外地,出了意外。

表演刚结束,老婆王麒麟告诉他一个五雷轰顶的消息。

刚才表演用的“洪成基液”,拿错了。

但油水混合液,还是照常烧了起来。

这是怎么回事?

难道“洪成基液”压根没起作用?

王洪成懵了。

记者走了之后,他立马开始了验证。

结果,得出了一个让他无比沮丧的结论:

油水混合后,之所以能燃烧,是因为油水分层了,烧起来的,是上层的油。

跟加不加“洪成基液”,没有半毛钱关系。

自己的研究,压根就没成功。

这个结果,真是盖伦出黑切——沉默又破防。

要不就这样吧,继续研究,等哪天成了,再出来装逼。

可没过两天,一个更加劲爆的消息传来。

媒体的报道,惊动了哈尔滨市政府,公安局副局长涨潮决定,亲自前来观摩。

这时的王洪成,就像老母猪卡了栅栏,进也不是,退也不是。

牛皮已经吹出去了,这会儿说自己不行?

不合适。

硬着头皮表演?

万一被局长发现了,那不是死翘翘了!

真,骑虎难下。

怎么办?

一个无比大胆的想法,从王洪成脑海中冒了出来。

这一次,他决定,赌一把大的。

将错就错

时间很快来到1984年5月。

这时,距离王洪成发明“水变油”技术,已经过去了半年。

这期间,他进行了几十次表演,次次都能成功。

油水分层的问题,没有一个人发现。

这让他意识到,很多普通民众,科学素养太低,根本不懂这个理论。

只要他自己不说,谨慎一点,这个表演,就能继续下去。

哪怕对方是公安局副局长,也不例外。

只要胆大心细脸皮厚,谁敢说我是小丑?

很快,就到了副局长观摩的日子。

为了体现这次观摩的重要性,局长还邀请了记者全程摄像记录。

提前做好了心理建设的王洪成,丝毫不慌。

无非,就是跟之前一样,把三种液体随便混合混合,点个火而已。

洒洒水啦。

这一次,王洪成提前准备了足够的“洪成基液”。

只要局长有需要,做多少次实验都没问题。

为了保证实验的真实性,局长亲自打了一桶水。

王洪成接过水后,倒出半杯并喝了一口,确认这是正常的水。

之后,往水里加了少许汽油,和几滴“洪成基液”,装入一个易拉罐中。

和往常一样,“水”点着了。

围观的群众,一阵欢呼。

局长看完了王洪成的点火表演,非常满意。

可正当王洪成暗自得意的时候,局长提出了一个差点让他当场去世的提议。

“既然这水变成了油,那你往我车里加点试试吧。”

这……你怕是在为难我胖虎!

这混合液点点火还可以,往车里面加,那不是盲僧不开灯洗澡——瞎扯淡嘛。

万一局长的座驾有个三长两短,岂不是彻底完犊子了。

见王洪成有些犹豫,局长又发话了:

“车子用不了?那这发明有个球用啊!”

王洪成一咬牙,一跺脚:“能加,能加!”

要说这老王啊,也真是个人才。

他发现,记者的摄像机,就跟扫描仪一样,局长走到哪,它就跟到哪。

而局长,忙着跟群众发言唠嗑,看得也不细致。

于是,王洪成眉头一皱,计上心头。

悄悄对老婆王麒麟耳语了一番后,王洪成开始了他的表演。

他拿着那个易拉罐,带着众人来到室外,走到了局长车子旁边。

在抽干了汽车油箱中的汽油后,王洪成将易拉罐中的液体,倒进了油箱中。

这时,神奇的一幕发生了。

加了“水”的汽车,竟然,真的成功启动了!

并且,还绕着场地,开了很大一圈。

丝毫没有问题。

这里程碑一般的实验,竟然真的成功了。

实验的录像播出后,很快就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。

媒体大肆报道,纷纷称赞王洪成的“水变油”技术,是“中国第五大发明”。

王洪成顿时成了社会名人,火红了半边天。

趁着这股劲,王洪成继续在哈尔滨大肆忽悠。

就连哈工大的校长和一群教授,都被他忽悠进去了。

所有人都相信,王洪成的“水变油”技术,将开启一场颠覆能源行业的革命。

而王洪成,将直接在民科界封神。

紧接着,一个让他更加振奋的消息,传了过来。

国家能源部听说了他的研究后,非常重视,觉得很有前景。

于是,邀请他去北京做实验。
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即时通信IM接入AI服务,高效构建智能聊天能力
Top